十月里,新冠肺炎疫情相继在山东省青岛市、新疆喀什地区出现,为快速筛查感染者,青岛3天完成近900万人的核酸检测,喀什疏附县从发现无症状感染者24小时内,在疏附县完成了24.5万例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技术开始慢慢进入民众的视野。为揭开新冠核酸检测技术的神秘面纱,10月28日,医学基础部生化教研室面向学院全体师生开展核酸检测技术科普活动。
医学基础部生化教研室承担着全院各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任务,4名教师均具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生化实验室内具有PCR仪、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凝胶电泳成像仪等实验设备,本次活动,医学基础部生化教研室充分发挥自己独特优势,面向全院讲解了新冠核酸检测技术,并在实验室已有条件下进行了实际操作。

得知本次培训活动,一大早就有学生来到实验室等候,他们对新冠核酸检测充满好奇,渴望探求新冠核酸检测的原理。本次培训活动首先由生化教研室主任孔丽娜老师作专题培训,内容包括核酸检测的基本原理、生物安全防护、技术操作规范、质量控制措施、结果的正确解读和报告等多个方面。孔老师强调单个标志物、单次试验是初步结果,尚需要对病毒标志物进行验证和确认,特别指出新冠病毒不能进行混样检测。随后,生化教研室其他三位老师,分组带领大家进行RNA提取、反转录和PCR仪的使用等实验操作。
通过本次新冠核酸检测技术培训,不仅增强了生化教研室老师们的责任意识,同时也使师生们对新冠核酸检测有了深入的认识,增强了大家抗击疫情,战胜困难的信心。本次培训,大家也充分认识到抗击疫情离不开科技发展,科学技术是战胜困难的强大武器,不管是大学生还是教育工作者,都要勤奋努力,不断学习,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医学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