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广大教师对教学、科研、临床三者之间关系的认识,注重三者对个人和学校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提高教师们的科研水平,医学基础部于2023年6月26日14:30在主校区药学楼516室举办了“教科研课题选题策略和教学、科研和临床的相互促进”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徐志丹老师和张建民博士主讲,医学基础部全体教职工参加。
徐志丹老师主要讲述了教科研课题选题的策略。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选题的策略:项目选题原则、项目策划的思维策略、项目的名称、科研课题从哪里来。项目选题原则有需要性、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项目必须有较多的观察和实验事实为根据,才能有可行性和可靠性,要关注教育教学发展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前沿问题,项目一定要是主客观条件已具备,经过努力能够出成果;项目的名称的确定是申报项目的关键,那么项目名称新颖醒目、定位适当、特点明确则是项目获准的关键,项目名称要做到让人一看就能明白你将做哪方面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欲解决什么具体问题。
张建民博士从高职医学院校的职责定位展开,详细阐述了临床、教学、科研三者之间的关联,明确了一线教师在医学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中的特殊职责和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线教师不仅要做好一名教师,还要成为一名科研人员,同时更要了解临床工作要点。张建民博士结合自身经验,从医生职责、临床工作、科学研究等多个视角,深入阐释了教师如何向着研究的方向做临床、做教学。张建民博士从“医、教、研”协同发展的角度,深入讲解了临床、教学、科研的新理念、新思路,并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为例”,进一步与大家分享了临床研究与教学的关系。
两位老师的讲座提高了教师们对科研的兴趣以及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教师们一定要不断学习、勤于钻研,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在临床、教学、科研上的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持续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和专业水平。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多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