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 护理
专业大类: 医药卫生大类
专业代码: 620201
专业所属系: 护理系
适用年级: 2020级
2020年7月
目 录
一、专业名称
二、专业代码
三、入学要求
四、修业年限
五、职业面向
六、培养目标
七、培养规格
八、职业证书
九、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
十、课程结构框架
十一、课程设置及要求
十二、教学时间安排及课时建议
十三、实施保障
十四、毕业要求
十五、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一、专业名称
护理
二、专业代码
620201
三、入学要求
普通高中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
四、修业年限
三年(实行学分制的专业,以修满规定学分为准。普通全日制专科生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最长为6年;五年一贯制专科阶段基本修业年限为2年,最长为4年,一般不提前毕业。)
五、职业面向
初始岗位群:临床护理岗位护士、社区护理岗位护士和管理员、养老机构护理员与管理员。
发展岗位群:各护理岗位主管人员和负责人,平均升迁时间为5~10年。
本专业毕业生职业面向主要为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养老机构等行业企业,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预防保健、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及管理等工作,见表1-1。
表1-1 护理专业主要职业面向
序号 |
对应职业 (编码) |
对应岗位群或 技术领域举例 |
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专业方向 |
1 |
内科护士 (2-05-08-01) |
临床护理、 健康保健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内科护理 |
2 |
儿科护士 (2-05-08-01) |
临床护理、 健康保健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儿科护理 |
3 |
急诊护士 (2-05-08-03) |
临床护理、 健康保健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急诊护理 |
4 |
外科护士 (2-05-08-04) |
临床护理、 健康保健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外科护理 |
5 |
口腔科护士 (2-05-08-07) |
临床护理、 健康保健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口腔护理 |
6 |
妇产科护 (2-05-08-08) |
临床护理、 健康保健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妇产科护理 |
7 |
中医护士 (2-05-08-09) |
临床护理、 健康保健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中医护理 |
8 |
社区护士 (2-05-08-05) |
社区护理、 健康保健 |
护士执业资格证* |
社区护理 |
注:*表示职业资格证书;☆表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六、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面向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及养老机构等行业企业,培养从事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宣教等相关工作,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掌握护理专业基本知识、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一定的创业能力和支撑终身发展的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七、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一)知识要求
1.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 掌握护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
4. 掌握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相关知识;
5. 掌握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剂职业防护相关知识;
6. 熟悉社区传染病防治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
7. 了解中医、康复及精神科等专科护理知识;
8. 了解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动态。
(二)能力要求
1.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协调合作能力;
3. 能够以护理对象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
4. 能够规范地开展急危重症的抢救配合,具有一定的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能力;
5. 能够独立进行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卫生保健指导;
6. 具有完整记录护理过程的能力;
7. 会正确使用和维护常用仪器设备;
8. 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三)素质要求
1. 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 崇尚宪法、遵纪守法、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 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 具备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建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 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产或爱好。
八、职业证书
表1-2 护理专业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序号 |
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等级 |
认证单位 |
1 |
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
初级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2 |
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中级 |
北京中福长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
3 |
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中级 |
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
九、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
护理专业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见表1-3。
表1-3 护理专业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
主要 岗位 |
典型工作 任 务 |
职 业 能 力 |
职 业 资 格 |
门诊 急诊 护理 |
预检分诊 |
能够应用正确方法对患者进行评估 |
护士执业资格 |
能够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分诊 |
能够进行急诊鉴别 |
具有高度责任心、良好服务态度 |
安排候诊和就诊 |
能够正确准备用物,有序组织就诊 |
能够测量生命体征、协助医生进行检查 |
能够观察患者病情,合理安排就诊顺序 |
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
配合治疗及抢救 |
能够准确应用各种基本技术 |
能够准确应用护理抢救基本技术 |
能够准备与保管各种抢救物品、药品 |
能够协助医生配合抢救 |
能够进行病情观察及分析 |
团队协作能力 |
病房 护理 |
专业照顾 |
能够以人为本、关怀照顾 |
护士执业资格 |
能够维护生命尊严 |
能够进行基础护理 |
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实施个体化整体护理 |
协助诊疗 |
能够正确执行医嘱 |
能够协助医师进行各种治疗工作 |
能够准确应用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技术 |
能够配合医生抢救危重患者 |
能够进行各种标本采集和影像检查准备 |
能够观察和分析患者病情 |
能够观察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 |
能够阅读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 |
能够进行病室管理、准备与保管各种物品及药品 |
患者教育 |
能够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
能够帮助患者确定存在的护理问题 |
能够进行健康教育、康复保健 |
心理支持 |
能够进行心理、社会状况评估 |
能够识别患者心理、社会健康问题 |
能够针对各种不同患者提供心理护理 |
沟通协调 |
护患、医护之间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 |
能够指导护生、护理员、配膳员、卫生员工作 |
能够关注患者的家庭及社会支持 |
能与职能部门、医技科室人员进行沟通协调 |
手术室护理 |
术前准备 |
能够进行术前访视及心理疏导 |
护士执业资格 |
能够进行手术患者交接和安全转运 |
能够准备各种手术器械和辅助用物 |
能够管理手术室 |
具有高度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 |
术中配合 |
能够准确应用手术室专科护理技术 |
能够安置手术体位 |
能够配合麻醉师完成麻醉 |
能够监测术中生命体征 |
能够管理手术器械台 |
能够清点手术器械和敷料 |
能够书写手术护理记录 |
具有突发事件的应急、应变能力 |
具有高度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 |
术后随访 |
能够护送术后患者 |
能够进行术后随访 |
能够进行术后健康教育 |
能够保管和送检标本 |
ICU 护理 |
ICU接诊 |
能够明确ICU的收治范围 |
护士执业资格 |
能够对新入科患者快速进行护理评估 |
具有高度责任心 |
ICU监护 |
能够掌握ICU各种检测技术的临床意义并熟练应用到临床抢救中 |
能够掌握ICU常用的诊断、药物、检查、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
能够及时、全面地观察、监测、记录患者病情变化 |
能够掌握ICU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 |
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 |
ICU生命支持技术 |
能够对急重症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分析判断及处理 |
能够快速有效开放气道、建立循环通道 |
能够应用ICU高级生命支持技术(除颤、脑复苏、呼吸机) |
能够对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进行管道护理 |
能够正确执行医嘱进行各种治疗 |
能够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
能够正确、熟练使用抢救仪器设备 |
具有高度责任心、团队协作能力 |
社区 护理 |
疾病预防和保健 |
能够运用健康教育等方式预防社区慢性病和传染病的发生 |
护士执业资格 |
能够为各期儿童及其家长实施保健指导 |
能够为孕期、产褥期、围绝经期女性开展保健指导 |
能够为老年人开展保健指导 |
具有预防保健意识 |
具有关爱妇女、儿童、老年人的品德 |
具有与社区不同人群有效沟通的能力 |
疾病护理和康复 |
能够为社区慢性病患者及传染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
能够为社区伤残患者实施康复护理 |
能够指导社区及家庭创建无障碍环境 |
具有关爱伤残人士的品德 |
老年护理 |
老年人保健和自我保健 |
能够熟知健康老年人标准 |
护士执业资格 |
指导老年人实施自我观察、预防、护理和保健的能力 |
老年人生活护理 |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健康老年人护理能力 |
沟通协调能力 |
患病老年人护理 |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患病老年人护理能力 |
沟通协调能力 |
临终护理 |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临终老年人护理能力 |
沟通协调能力 |
十、课程结构框架
在职业岗位调研的基础上,按照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围绕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构建了由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通过校内理论授课和实训,校外社会实践、医院实习,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一)课程体系结构图
(二)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以学校仿真环境和医院真实环境为依托,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遵循护理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开展课程教学、仿真实训和临床实习。技能训练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由仿真实训到医院临床实习,在不断深入的职业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三)素质教育体系
针对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养,构建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的素质教育体系。将职业素养的养成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于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
1.第一课堂:一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党史国史等思政课教学,发挥思政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二是通过护理人文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增强学生对人和生命的尊重和关爱;三是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加强专业育人,把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每门课的教学之中,体现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的较好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会护士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素质及职业素养。
2.第二课堂:通过道德修养类、社会服务类、创新创业类、文化艺术类、社团活动类、技能实践类等6大类活动,如国学、护士职业发展、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就业面试指导、中药养生、科研创新等,使学生个人思想道德、专业知识、创新能力、人文素养和身心健康等各方面素质不断提高,在此过程中,寻求学生个性化发展,努力成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3.校园文化:通过校史馆、护训楼文化建设、南丁格尔广场等校园文化,使学生坚定献身护理事业的决心。
4.职场环境:通过社会实践和医院见习、实习,理解护士职业内涵和护理岗位素质要求,加强职业素质的培养。
(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群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建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搭建创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平台。引导学生立足本职专业基础、立足于本人家庭环境、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特色,开展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活动。
十一、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体育、军事课、军事技能、英语、信息技术、中华传统文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劳动教育、语文。限定选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形体、创新创业教育、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
(二)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人体形态与结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与免疫、病理与病理生理、护用药理、心理护理、护理学导论。
表1-4 专业基础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建议 |
1 |
人体形态与结构 |
掌握各体部骨的名称,位置、重要的骨性标志,关节的类型和构成,重要关节的结构特点;各体部器官的形态、位置、结构特点;各器官在各系统中的连属及功能地位,器官的血管神经分布和淋巴回流;各体部主要神经、血管的行径、毗邻,主要分支和分布,淋巴结群的名称、位置和收纳范围,主要淋巴管的行径和归宿。培养自学、观察、综合判断、思维表达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尊重生命,爱护、尊重教学标本。具有“救死扶伤,以病人为中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
基本组织、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等各系统的解剖结构特点 |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做学教一体的教学模式,实验采用虚拟仿真和真实人体模型观察等 |
2 |
生理学 |
掌握生理学基本概念;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主要功能、功能调节及机制;熟悉各系统间功能的联系;了解机体与环境的统一关系。能运用生理学知识解释正常的生命现象;能运用生理知识分析和处理临床实践中常见的实际问题;能分析不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机体功能可能出现的变化及相应机制。培养学生具有勤奋刻苦、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培养自学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描述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 |
生理学基础理论(绪论、细胞的基本功能),内脏系统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与体温、尿的生成与排出),神经系统功能(感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内分泌和生殖。 |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做学教一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实验采用虚拟仿真和动物实验实操 |
3 |
生物化学 |
掌握蛋白质、酶、核酸、维生素等与机体新陈代谢相关分子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基本代谢过程及体液中各种电解质的动态代谢过程。熟悉物质代谢与机体功能相互关系;遗传学中心法则所揭示的信息流向、基因的表达调控过程。了解生物化学作为前沿学科其临床应用和发展方向。学会正确、科学地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学会实验报告的正确书写方法。培养观察、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酶、维生素、生物氧化、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基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做学教一体的教学模式 |
4 |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 |
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免疫应答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与免疫有关的疾病的发病机制,常见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熟悉常见病原生物的实验室检查法以及防治原则。了解免疫学诊断及疾病的特异性预防;了解寄生虫病的诊断及流行防治原则。能应用病原生物基本理论解释现实中的疾病现象,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具有以保障病人健康为首要任务,踏实严谨、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及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生理;细菌的分布与消毒灭菌;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常见病原菌;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及真菌;病毒概述;常见的病毒;医学免疫学概述、免疫系统及抗原;免疫球蛋白与抗体;免疫应答、免疫与临床 |
以案例、情景为载体,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 |
5 |
病理与病理生理 |
掌握病理与病理生理的常用基本概念,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特点。熟悉常见疾病的病变发展变化规律、临床病理联系。了解引起疾病的常见原因、发病机制。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病变镜下组织结构。能够辨别标本、描述病变特征、并分析疾病的常见病因。能够初步识别病理切片,并对相关疾病进行护理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勤思好学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具有慎独修养和自主学习习惯。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及人际沟通技巧 |
绪论与疾病概论;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缺氧;休克;发热等 |
利用多媒体和实验室,提倡做学教一体,实施项目教学、任务教学、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 |
6 |
护用药理 |
掌握各类代表药物的主要作用和用途和各类代表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措施,熟悉各类其他药物的特点,了解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具有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能力,初步具备处理常见不良反应的应急解救能力。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合理、安全用药 |
药理总论、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血液系统及内脏系统药物、化学治疗药物。 |
利用多媒体和实验室,提倡做学教一体化,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项目教学,实验采用虚拟仿真和动物实验实操 |
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基础护理、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急危重症护理、老年护理。
表1-5 专业核心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建议 |
1 |
基础护理 |
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理论,熟悉护理的基本概念,了解护理专业发展动态;具备规范的基础护理技术的操作能力,能够对病人进行应急处理和抢救配合,具有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观念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
医院和住院环境、入院和出院的护理、舒适与安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清洁护理、休息与活动、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饮食护理、排泄护理、药物疗法与过敏试验、静脉输液和静脉输血、冷热疗法、标本采集、病情观察和危重病人抢救技术、临终病人的护理、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 |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做学教一体的教学模式 |
2 |
健康评估 |
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能对病人症状和体征进行评估;熟悉常用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的主要内容;学会实验标本采集、心电图描记及做好影像检查前的准备;具有必备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观念及良好的法律意识及医疗安全意识,保护病人隐私;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的职业意识,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能给予服务对象以人文关怀 |
健康资料收集、身体评估、实验室检查、心理与社会评估、护理病历书写 |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做学教一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实训采用单项实训、仿真实训、综合实训 |
3 |
内科护理 |
掌握内科各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熟悉常见护理诊断/问题,了解护理目标和护理评价;具备内科专科实践操作技能,具有敏锐的观察病情能力及配合医生抢救病人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能为个人、家庭、社区提供保健服务和开展健康教育;具有必备的职业道德和伦理观念及良好的法律意识及医疗安全意识,保护病人隐私,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职业意识,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健康的身体及心理素质,能给予服务对象以人文关怀 |
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与代谢疾病、风湿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
1.以案例、情景为载体,按照护理程序,学习内科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 2.在实训室进行单项训练和仿真实训,学习内科护理操作技术 |
4 |
外科护理 |
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熟悉外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诊断,了解外科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具有对外科病人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具有对外科常见危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医生抢救的能力,具有实施外科常见护理操作技术的能力,具有初步配合常见外科手术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珍视生命,关爱护理对象,具有良好的护患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 |
外科体液代谢失衡、休克、麻醉、围手术期、感染、损伤、肿瘤病人的护理;神经外科、胸外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常见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
1.以案例、情景为载体,按照护理程序,学习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 2.在实训室进行单项训练和仿真实训,学习外科护理操作技术 |
5 |
妇产科护理 |
掌握孕产妇及妇科疾病病人的护理,熟悉妇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了解其发展趋势;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孕产妇及妇科疾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学会妇产科护理技能操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护患交流及团队合作能力 |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正常妊娠、分娩、产褥期妇女的护理;异常妊娠妇女的护理;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异常分娩、产褥妇女的护理;妇科疾病病人的护理;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 |
利用多媒体和实训基地,提倡做学教一体,实施项目教学、任务教学、案例教学、仿真实训和情境教学 |
6 |
儿科护理 |
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常见疾病的护理,熟悉儿童保健和小儿营养与喂养知识,了解其发展趋势;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儿科常见疾病实施整体护理,学会儿科的常见护理技术操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护患沟通能力 |
生长发育、儿童保健、住院患儿护理、儿科护理技术、营养与喂养、营养障碍性疾病患儿护理、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护理、各个系统(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神经、血液、内分泌系统等)疾病患儿护理、遗传与免疫性疾病患儿护理、感染性疾病患儿护理等 |
利用多媒体和实训教室,提倡做学教一体化,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项目教学和仿真实训 |
7 |
急危重症护理 |
掌握急危重症护理的基本理论,熟练应用常用急救、危重症监护的基本技能,牢固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抢救意识,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评估、正确决策和果断实施的综合急救与护理能力,为从事临床急救和重症监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
院前急救、急诊科管理、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工作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急性中毒的救护、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的救护、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 |
1.以案例、情景为载体,按照护理程序,学习急危重症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 2.在实训室进行仿真实训,学习急危重症护理操作技术 |
8 |
老年护理 |
掌握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的各项技能及老年人用药护理知识。能够运用老年护理知识、专科护理技术对老年日常生活、老年常见疾病及临终老人进行护理与健康指导。养成“尊老、敬老、爱老”意识,在对老年人护理中老年人关心、尊重和爱护;养成对老年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服务情操。形成专业核心技能,为顶岗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
老年护理绪论、老年人各系统老化改变、老年人健康保健、老年人的常见心理与精神问题、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用药护理、健康及生活质量评估、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老年人的临终护理 |
1.仿真实训 2.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做学教一体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职业能力 |
3.专业方向选修课程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包括精神科护理、中医护理、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护理管理、社区护理、老年照护、母婴护理、阳光护理、科研护理。
4.综合实训
综合实训是本专业必修的综合性训练课程。通过综合实训,使学生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护理技能操作及对常见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实施整体护理以及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人文关怀等素质,为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奠定基础。
5.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护理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全面巩固和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岗位工作能力,为就业奠定坚实基础。本专业顶岗实习主要使学生了解急诊科、手术室、ICU等科室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常识,掌握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知识及常用操作技能,应用“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增强仁爱、奉献、慎独、严谨的护士职业素质,提高对临床常见疾病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十二、教学时间安排及课时建议
(一) 教学时间安排表
表1-6 教学时间安排建议表
内容
周数 学 年 |
教学(含理实一体教学 及专门化集中实训) |
复习 考试 |
机动 |
假期 |
全年 周数 |
一 |
36 |
2 |
2 |
12 |
52 |
二 |
36 |
2 |
2 |
12 |
52 |
三 |
36(含毕业顶岗实习36周) |
1 |
1 |
5 |
43 |
(二)授课计划安排表
表1-7 授课计划安排表
课 程 类 别 |
序号 |
课程名称 |
时 学 |
学 分 |
按学年、学期教学进程安排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1 |
2 |
3 |
4 |
5 |
6 |
公共基础课程 |
公共必修课程 |
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48 |
38 |
10 |
3 |
3 |
|
|
|
|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72 |
62 |
10 |
4 |
|
4 |
|
|
|
|
3 |
形势与政策 |
32 |
32 |
0 |
1 |
2*4 |
2*4 |
2*4 |
2*4 |
|
|
4 |
体育 |
104 |
6 |
98 |
6 |
2 |
2 |
2 |
|
|
|
5 |
军事课 |
32 |
16 |
16 |
2 |
2 |
|
|
|
|
|
6 |
军事技能 |
84 |
8 |
76 |
2 |
2W |
|
|
|
|
|
7 |
英语 |
68 |
42 |
26 |
4 |
2 |
2 |
|
|
|
|
8 |
信息技术 |
72 |
36 |
36 |
4 |
|
4 |
|
|
|
|
9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6 |
12 |
4 |
1 |
1 |
|
|
|
|
|
10 |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18 |
14 |
4 |
1 |
|
|
1 |
|
|
|
11 |
劳动教育 |
18 |
10 |
8 |
1 |
|
1 |
|
|
|
|
12 |
公共艺术 |
16 |
12 |
4 |
1 |
1 |
|
|
|
|
|
13 |
语文 |
32 |
26 |
6 |
2 |
|
|
|
2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19.5%) |
612 |
314 |
298 |
32 |
|
|
|
|
|
|
限定选修课 |
1 |
护理礼仪与人际沟通 |
16 |
10 |
6 |
1 |
1 |
|
|
|
|
|
2 |
形体 |
16 |
2 |
14 |
1 |
1 |
|
|
|
|
|
3 |
创新创业教育 |
16 |
14 |
2 |
1 |
|
|
|
1 |
|
|
4 |
大学生安全教育 |
32 |
18 |
14 |
2 |
2 |
|
|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2.5%) |
80 |
44 |
36 |
5 |
|
|
|
|
|
|
任意 |
1 |
任意选修课 |
144 |
144 |
0 |
8 |
|
4 |
4 |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4.6%) |
144 |
144 |
0 |
8 |
|
4 |
4 |
|
|
|
专业课程 |
专业基础课程 |
1 |
人体形态与结构 |
96 |
64 |
32 |
6 |
6 |
|
|
|
|
|
2 |
生理学 |
64 |
48 |
16 |
4 |
4 |
|
|
|
|
|
3 |
生物化学 |
32 |
22 |
10 |
2 |
2 |
|
|
|
|
|
4 |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 |
36 |
24 |
12 |
2 |
|
2 |
|
|
|
|
5 |
病理与病理生理 |
54 |
34 |
20 |
3 |
|
3 |
|
|
|
|
6 |
护用药理 |
54 |
36 |
18 |
3 |
|
3 |
|
|
|
|
7 |
心理护理 |
32 |
24 |
8 |
2 |
2 |
|
|
|
|
|
8 |
护理学导论 |
16 |
12 |
4 |
1 |
1 |
|
|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12.2%) |
384 |
264 |
120 |
23 |
|
|
|
|
|
|
专业核心课程 |
1 |
基础护理 |
144 |
72 |
72 |
8 |
|
4 |
4 |
|
|
|
2 |
健康评估 |
54 |
36 |
18 |
3 |
|
3 |
|
|
|
|
3 |
内科护理 |
136 |
96 |
40 |
8 |
|
|
4 |
4 |
|
|
4 |
外科护理 |
104 |
78 |
26 |
6 |
|
|
4 |
2 |
|
|
5 |
妇产科护理 |
68 |
46 |
22 |
4 |
|
|
2 |
2 |
|
|
6 |
儿科护理 |
68 |
46 |
22 |
4 |
|
|
2 |
2 |
|
|
7 |
急危重症护理 |
32 |
16 |
16 |
2 |
|
|
|
2 |
|
|
8 |
老年护理 |
36 |
24 |
12 |
2 |
|
|
2 |
|
|
|
9 |
综合实训 |
40 |
0 |
40 |
2 |
|
|
|
√ |
|
|
10 |
顶岗实习 |
1080 |
0 |
1080 |
36 |
|
|
|
|
√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56%) |
1762 |
414 |
1348 |
75 |
|
|
|
|
|
|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 |
1 |
精神科护理 |
16 |
12 |
4 |
1 |
|
|
|
1 |
|
|
2 |
中医护理 |
32 |
22 |
10 |
2 |
|
|
|
2 |
|
|
3 |
护理伦理与法律法规 |
18 |
14 |
4 |
1 |
|
|
1 |
|
|
|
4 |
护理管理 |
18 |
14 |
4 |
1 |
|
|
1 |
|
|
|
5 |
社区护理 |
16 |
12 |
4 |
1 |
|
|
|
1 |
|
|
6 |
老年照护 |
64 |
24 |
40 |
4 |
|
|
|
4 |
|
|
7 |
母婴护理 |
64 |
24 |
40 |
4 |
|
|
|
4 |
|
|
8 |
康复护理 |
64 |
24 |
40 |
4 |
|
|
|
4 |
|
|
9 |
中医护理技术 |
64 |
24 |
40 |
4 |
|
|
|
4 |
|
|
10 |
口腔护理 |
64 |
24 |
40 |
4 |
|
|
|
4 |
|
|
8 |
阳光护理(校企) |
64 |
24 |
40 |
4 |
|
|
|
4 |
|
|
9 |
科研护理(校企) |
64 |
24 |
40 |
4 |
|
|
|
4 |
|
|
10 |
冠名班(1.5+1.5) |
64 |
24 |
40 |
4 |
|
|
|
4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5.2%) |
164 |
98 |
66 |
10 |
|
|
|
|
|
|
其他 |
1 |
入学教育 |
|
|
|
1 |
√ |
|
|
|
|
|
2 |
社会实践 |
|
|
|
1 |
|
|
√ |
|
|
|
3 |
毕业考试 |
|
|
|
1 |
|
|
|
|
|
√ |
小计(占总课时比例…) |
|
|
|
3 |
|
|
|
|
|
|
周课时及学分合计 |
|
|
|
156 |
30 |
32 |
27 |
23 |
|
|
总学时 |
3146 |
说明 |
专业方向选修课中1-5为必修,5-10为专业方向选修,4学分,详见专业方向选修课程表 |
(三)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授课计划安排表
表1-8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授课计划安排表
课 程 类 别 |
专业方向 |
课程名称 |
时 学 |
学 分 |
按学年、学期教学进程安排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1 |
2 |
3 |
4 |
5 |
6 |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 |
老年照护方向 |
老年照护 |
64 |
24 |
40 |
4 |
|
|
|
4 |
|
|
母婴护理方向 |
母婴护理 |
64 |
24 |
40 |
4 |
|
|
|
4 |
|
|
阳光护理方向 |
养老护理文化 |
32 |
28 |
4 |
2 |
|
|
|
2 |
|
|
老年常见病护理 |
32 |
24 |
8 |
2 |
|
|
|
2 |
|
|
科研护理方向 |
临床研究管理 |
32 |
24 |
8 |
2 |
|
|
|
2 |
|
|
临床研究科研协调 |
32 |
28 |
4 |
2 |
|
|
|
2 |
|
|
康复护理方向 |
康复护理 |
32 |
24 |
8 |
2 |
|
|
|
2 |
|
|
临床疾病康复 |
32 |
28 |
4 |
2 |
|
|
|
2 |
|
|
中医护理技术方向 |
中医基础理论 |
32 |
24 |
8 |
2 |
|
|
|
2 |
|
|
中医基本技术 |
32 |
28 |
4 |
2 |
|
|
|
2 |
|
|
口腔护理方向 |
口腔护理基础 |
32 |
24 |
8 |
2 |
|
|
|
2 |
|
|
口腔护理技术 |
32 |
28 |
4 |
2 |
|
|
|
2 |
|
|
冠名班 |
精神科护理 |
16 |
12 |
4 |
|
|
|
|
1 |
|
|
社区护理 |
16 |
12 |
4 |
|
|
|
|
1 |
|
|
中医护理 |
32 |
22 |
10 |
|
|
|
|
2 |
|
|
专升本 |
数学 |
32 |
32 |
0 |
|
|
|
|
2 |
|
|
英语 |
32 |
20 |
12 |
|
|
|
|
2 |
|
|
十三、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文件的要求,拟定师资配置(包括师生比、兼职教师比例和专任教师学历、职称等要求)。
2.《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医药卫生大类》(教职成函)[2012]217号。具体要求见表1-9。
表1-9 师资配备标准
类别 |
标准要求 |
数量(以3个班为计算单位) |
备注 |
合格 |
公共基础课教师 |
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素养和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具有现代教学理念;能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生以上学历;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 |
10 |
年龄、职称、学历、师生比结构合理 |
专业技能 课教师 |
高级技术职务教师比例不低于 |
30% |
专任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不低于 |
30% |
双师素质比例不低于 |
70% |
专任教师与专业在籍学生比例不低于 |
1:20 |
专业教师每两年到相关行业、企业对口实践不少于 |
2个月 |
专业负责人 |
学历 |
本科 |
准确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及现状 |
职称 |
中级 |
是否双师型教师 |
是 |
从事教学年限 |
8 |
课题研究 |
市级 |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不少于) |
3篇 |
每年市级以上培训进修(不少于) |
3次 |
专业带头人 |
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丰富的企业、行业实践经验,把握行业的发展动态;具有对专业规划调整、统筹建设、整体协调的能力;具有课程设计能力;具有主持教学改革和产品研发能力;具有技术服务以及行业企业交往合作能力;具有调研设计能力;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
1人 |
较准确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及现状,对专业人才培养能提出前瞻性意见或建议 |
骨干教师比例 |
能够承担2以上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参与专业建设,主持课程、教材等建设任务;参与课程研究;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够完成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的培养 |
30% |
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课程体系有清晰的认识 |
专兼职教师比例 |
能够承担1-3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参与专业建设,参与课程、教材等建设任务;参与课程研究;具有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完成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实训项目、岗位实践等能力的培养任务 |
1:0.8 |
制定兼职教师管理制度并有效实施 |
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及职业道德;能够完成并指导本专业学生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习任务;具有及以上学历 |
1人/7名同学 |
配备实习督导老师随时检查 |
(二)教学设施
1. 校内实训(实验)室
校内实训(实验)室必须具备用于护理专业课程的实训室:模拟病房、无菌操作室、虚拟静脉注射室、儿护实训室、儿护病房、婴儿沐浴室、妇产科护理实训室、妇科护理实训室、产科护理实训室、母婴护理实训室、新生儿护理室、手术室、刷手间、更衣室、外护实训室、ICU、急救病房、健康评估实训室、内护实训室、心电图室、中医护理实训室、老年照护实训室。主要实验(实训)设备名称及数量见表1-10、1-11。
表1-10 护理系校内实训基地(一)
序号 |
实验(实训)教学 类别 |
实验(实训)教学场所 |
实验(实训) 教学任务 |
实验(实训)设备 |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数量 |
1 |
技能 实训 |
理实一体化教室1-5 (护训楼202、208、209、214、215) |
青霉素皮试液配制、 头孢菌素过敏试验法、 练习药液抽吸 |
1 |
全喷塑双摇护理床 |
套 |
5 |
2 |
皮试液配置用物(无菌棉签、无菌巾、5ml注射器、1ml注射器、注射卡、砂轮、药液、0.9%氯化钠盐水、启瓶器、弯盘、消毒液、2ml注射器、手消毒液、0.1%盐酸肾上腺素)、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锐器回收盒 |
套 |
若干 |
3 |
电视机 |
台 |
2 |
4 |
分控卡 |
个 |
2 |
5 |
分控采集系统 |
个 |
2 |
6 |
球形云台 |
个 |
6 |
7 |
微格声音采集器 |
个 |
4 |
8 |
摄像机 |
个 |
6 |
2 |
技能 实训、 仿真 模拟 |
模拟病房1-5 (护训楼302、304、309、310、311) |
铺备用床、 暂空床、 麻醉床、 卧床患者更换床单、 协助患者更换卧位、 生命体征测量、 运送病人、 冷热疗法、 静脉输液技术、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技术、 静脉注射技术、 鼻饲法、 导尿术、留置导尿术、 灌肠术、 口腔护理、 心肺复苏术、 氧气吸入法、 吸痰术、 洗胃术 |
1 |
全喷塑双摇护理床 |
张 |
29 |
2 |
四功能护理床 |
张 |
10 |
3 |
护理人橱 |
组 |
10 |
4 |
平车,轮椅,担架 |
套 |
2 |
5 |
冰袋、热水袋 |
套 |
4 |
6 |
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 |
套 |
50 |
7 |
鼻胃管及气管护理模型 |
个 |
18 |
8 |
多功能护理人模型 |
个 |
40 |
9 |
鼻胃管及口腔护理模拟人 |
个 |
22 |
10 |
一次性灌肠包、导尿包、鼻饲包 |
包 |
若干 |
11 |
高级成人护理教学系统教师机及学生机 |
台 |
2 |
12 |
高级成人护理教学系统学生机 |
台 |
12 |
13 |
心肺复苏急救人及复苏用物 |
套 |
21 |
14 |
氧气筒及吸氧用物 |
套 |
31 |
15 |
吸痰器 |
台 |
1 |
16 |
洗胃机 |
台 |
2 |
17 |
高级组合式全功能护理训练模拟人 |
个 |
10 |
18 |
高级无菌人操作模型 |
个 |
1 |
19 |
透明女性导尿模型 |
个 |
7 |
20 |
女性导尿模型 |
个 |
8 |
21 |
透明男性导尿模型 |
个 |
7 |
22 |
男性导尿模型 |
个 |
1 |
23 |
灌肠训练模型 |
个 |
7 |
24 |
灌肠操作模型 |
个 |
1 |
25 |
上臂肌内注射及对比模型 |
个 |
1 |
26 |
静脉输液手臂成套仿真模型 |
套 |
8 |
27 |
全功能输液手臂 |
根 |
26 |
28 |
交互式止血训练腿 |
个 |
1 |
29 |
交互式止血训练手臂 |
个 |
1 |
30 |
动脉穿刺手臂模型 |
个 |
2 |
31 |
肌肉注射模型—臀部以及大腿 |
个 |
5 |
32 |
体外循环血路 |
个 |
10 |
33 |
高级静脉注射手模型 |
个 |
6 |
34 |
全功能静脉输液臂 |
套 |
20 |
35 |
静脉输液臂II |
根 |
10 |
36 |
中心静脉置管超声训练手臂 |
套 |
1 |
37 |
B超机 |
台 |
1 |
38 |
中心静脉置管术训练模型 |
套 |
2 |
39 |
输液泵 |
台 |
2 |
40 |
注射泵 |
台 |
1 |
41 |
模拟输液泵训练系统 |
台 |
2 |
42 |
模拟注射泵训练系统 |
台 |
2 |
43 |
成人静脉注射模型 |
个 |
4 |
44 |
精装静脉注射及穿刺手臂模型 |
根 |
11 |
45 |
旋转式皮内注射手臂模型 |
个 |
10 |
46 |
旋转式婴儿头皮静脉穿刺手臂 |
个 |
1 |
47 |
旋转式静脉穿刺及皮内注射手臂 |
个 |
10 |
48 |
佩戴式上臂肌肉注射模型 |
个 |
20 |
49 |
带解剖结构臀部注射模型 |
个 |
20 |
50 |
带警示上臂肌肉注射训练及对比模型 |
个 |
20 |
51 |
带警示臀部肌肉注射训练及对比模型 |
个 |
20 |
52 |
高级成人护理及CPR模型人 |
套 |
2 |
53 |
全功能急救人 |
个 |
1 |
54 |
压疮护理模型 |
个 |
4 |
55 |
吸痰练习模型 |
个 |
9 |
56 |
吸痰护理人模型 |
个 |
1 |
57 |
经气管插管吸痰训练模型 |
个 |
2 |
58 |
成人气管切开术护理模型 |
个 |
1 |
59 |
多功能透明洗胃训练模型 |
台 |
7 |
60 |
电视机 |
台 |
4 |
61 |
分控卡 |
个 |
4 |
62 |
球形云台 |
个 |
12 |
63 |
微格声音采集器 |
个 |
8 |
64 |
摄像机 |
个 |
12 |
65 |
分控采集系统 |
个 |
4 |
66 |
静脉注射泵 |
个 |
2 |
67 |
抢救车 |
辆 |
1 |
68 |
吸痰器 |
个 |
7 |
69 |
吸痰模拟人 |
个 |
4 |
70 |
男女互换导尿模型 |
个 |
10 |
71 |
旋转式皮内注射手臂模型 |
个 |
20 |
72 |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显示仪 |
个 |
1 |
73 |
吞咽与呼吸机制演示模型 |
个 |
2 |
74 |
灌肠与肛管排气训练模型 |
个 |
2 |
75 |
电子导尿灌肠模型 |
个 |
2 |
76 |
快速过敏试验仪 |
个 |
1 |
77 |
血气分析模型 |
个 |
1 |
78 |
全自动洗胃机 |
个 |
2 |
79 |
肌肉注射模型-臀部以及大腿 |
个 |
16 |
80 |
自动静脉采血器 |
个 |
1 |
81 |
手术室脚踏凳 |
个 |
15 |
82 |
治疗车 |
个 |
8 |
83 |
观光灯 |
台 |
1 |
84 |
呼吸机 |
台 |
1 |
85 |
非接触式眼压计 |
台 |
1 |
86 |
手术器械台 |
个 |
5 |
87 |
骨科牵引床 |
个 |
2 |
88 |
婴儿护理模型 |
个 |
8 |
89 |
产床 |
个 |
2 |
90 |
妇科检查床 |
个 |
2 |
91 |
妇科检查模型 |
个 |
5 |
92 |
女性骨盆模型 |
个 |
10 |
93 |
女性骨盆附生殖器官模型 |
个 |
4 |
94 |
产科接生操作台 |
个 |
2 |
95 |
分娩机制模型 |
个 |
4 |
96 |
腹部模型 |
个 |
6 |
97 |
海尔热水器 |
台 |
4 |
98 |
儿童心肺复苏模拟人 |
个 |
2 |
99 |
婴儿心肺复苏模拟人 |
个 |
2 |
100 |
幼儿全身静脉穿刺模型 |
个 |
1 |
101 |
婴儿全身静脉穿刺模型 |
个 |
1 |
3 |
仿真 模拟 |
网络虚拟静脉注射室 (护训楼316) |
静脉输液法的虚拟训练与考核 |
1 |
网络版静脉输液虚拟训练系统教师机 |
台 |
12 |
2 |
网络版静脉输液虚拟训练系统学生机 |
台 |
1 |
3 |
开放式护理辅助教学系统 |
套 |
2 |
4 |
技能 实训 |
无菌操作室1-3 (护训楼219、317、321) |
无菌操作技术、 隔离技术 |
1 |
操作台G-6 |
张 |
25 |
2 |
器械橱 |
组 |
6 |
3 |
无菌操作物品 |
套 |
25 |
4 |
电热煮沸消毒器 |
个 |
2 |
5 |
穿脱隔离衣 |
件 |
30 |
6 |
紫外线消毒车 |
辆 |
3 |
5 |
技能 实训、 仿真 模拟 |
内科护理实训室 (护训楼601) |
腰椎穿刺、 胸腔穿刺、 三腔两囊管操作练习、 胸穿、腰穿、骨穿刺、腹穿、 测量血糖、 胰岛素注射 |
1 |
腰椎穿刺虚拟训练系统 |
套 |
1 |
2 |
脊柱穿刺模型 |
个 |
1 |
3 |
胸穿模型 |
个 |
6 |
4 |
三腔两囊管操作模型 |
个 |
1 |
5 |
综合穿刺训练标准化病人 |
个 |
1 |
6 |
成人胸腔穿刺模型 |
个 |
5 |
7 |
成人腰椎穿刺模型 |
个 |
5 |
8 |
全功能诊疗穿刺模拟病人 |
个 |
1 |
9 |
胸腔穿刺包 |
套 |
20 |
10 |
腹腔穿刺包 |
套 |
20 |
11 |
腰椎穿刺包 |
套 |
20 |
12 |
骨穿刺包 |
套 |
20 |
13 |
强生血糖仪 |
个 |
30 |
14 |
诺和诺德胰岛素注射笔 |
个 |
30 |
15 |
腹穿与股静脉穿刺模型 |
个 |
4 |
16 |
双气囊三腔管止血训练模型 |
个 |
1 |
6 |
技能 实训 |
心电图实训室 (护训楼605) |
心电图描记练习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分析 |
1 |
网络化心电图模拟教学系统 |
套 |
1 |
2 |
三道心电图机 |
台 |
6 |
7 |
仿真 模拟 |
健康评估实训室 (护训楼611) |
心脏评估 胸廓评估 肺脏评估 腹部及腹部脏器评估 |
1 |
心肺听诊与腹部触诊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系统(学生机) |
台 |
10 |
2 |
心肺听诊与腹部触诊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综合教学系统实验室(教师机) |
台 |
1 |
8 |
技能 实训、 仿真 模拟 |
外科护理实训室 (护训楼511) |
损伤开放气道、止血、包扎与固定技术、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T型管的护理、创伤病人护理、 无菌术练习、创伤病人护理、 闭式引流护理、打结训练、人工气道的建立、 外科护理辅助设备、包扎练习、麻醉练习 |
1 |
全喷塑双摇护理床 |
台 |
6 |
2 |
外科缝合包扎展示模型 |
个 |
1 |
3 |
缝合包扎模型(上肢、下肢) |
个 |
2 |
4 |
静脉切开模型 |
个 |
1 |
5 |
开腹、关腹训练模型 |
个 |
1 |
6 |
缝合练习手臂模型 |
个 |
1 |
7 |
肠管吻合模型(不同型号) |
个 |
10 |
8 |
高级皮肤缝合模块 |
个 |
10 |
9 |
表面血管结扎止血模型 |
个 |
1 |
10 |
气管切开护理模型 |
个 |
1 |
11 |
高级成人气管插管模型 |
个 |
1 |
12 |
全功能创伤护理模型人 |
个 |
1 |
13 |
术前无菌操作模型人 |
个 |
1 |
14 |
创伤模型组件 |
个 |
4 |
15 |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模型 |
个 |
5 |
16 |
打结训练模型 |
个 |
3 |
17 |
气管切开仿真训练模型 |
个 |
4 |
18 |
瘘管造口术护理模型 |
个 |
2 |
19 |
高级高位包扎模型 |
个 |
4 |
20 |
局麻训练工具箱 |
套 |
4 |
21 |
换药车 |
个 |
5 |
9 |
仿真 模拟 |
手术室 (护训楼504) |
手术室的护理操作练习 |
1 |
全不锈钢感应洗手池 |
台 |
6 |
2 |
电动手术床 |
台 |
1 |
3 |
整体反射子母无影灯马丁式 |
个 |
1 |
4 |
立式麻醉机(带呼吸机) |
台 |
1 |
5 |
手术衣 |
套 |
30 |
6 |
手术器械 |
套 |
1 |
10 |
仿真 模拟 |
急救病房 (护训楼503) |
心肺复苏术 |
1 |
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不同型号) |
个 |
40 |
外伤固定搬运练习 |
2 |
脊髓固定搬运担架 |
个 |
4 |
外科护理辅助设备 |
3 |
开放式外科护理学辅助教学系统 |
套 |
2 |
11 |
仿真 模拟 |
ICU实训室 (护训楼502) |
人工气道的建立、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体外非同步电除颤术等急救护理技术 |
1 |
智能化医学综合模拟系统 |
套 |
2 |
2 |
ABS床头中控五功能护理床 |
台 |
2 |
12 |
技能 实训、 仿真 模拟 |
妇科护理实训室 (护训楼410) |
妇科产前检查外阴消毒、 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和取出术 人工流产术 |
1 |
高级妇科检查模型 |
个 |
2 |
2 |
透明刮宫演示模型 |
个 |
14 |
3 |
人工流产模拟子宫 |
个 |
7 |
4 |
人工流产器械包 |
套 |
6 |
5 |
取放环手术器械包 |
套 |
6 |
6 |
女性结扎手术器械包 |
套 |
6 |
7 |
妇产科器械包 |
套 |
1 |
8 |
人工流产吸引器 |
台 |
2 |
妇科护理辅助设备 |
9 |
产床(电动升降机械操作式妇科综合手术台) |
个 |
4 |
骨盘测量练习 |
10 |
女性骨盆测量操作模型 |
个 |
20 |
妇科护理辅助设备 |
11 |
分娩机制示教模型 |
个 |
4 |
妇科护理辅助设备 |
12 |
难产操作模型 |
个 |
4 |
妇科护理辅助设备 |
13 |
妇产科技能训练Step-By-Step指导系统 |
套 |
1 |
13 |
技能 实训、 仿真 模拟 |
产科护理实训室(护训楼417) |
产前检查 胎心监测 外阴消毒 计划生育手术的护理配合 会阴擦洗+坐浴 阴道擦洗+宫颈上药+会阴湿热敷 |
1 |
电子孕妇腹部触诊模型 |
个 |
7 |
2 |
电动产床 |
台 |
1 |
3 |
分娩及急救模型 |
个 |
1 |
4 |
电脑胎儿监护仪 |
台 |
1 |
5 |
多普勒胎心仪 |
台 |
1 |
6 |
综合产床 |
台 |
2 |
7 |
骨盆模型 |
个 |
20 |
8 |
骨盆测量尺 |
个 |
10 |
9 |
胎儿模型 |
个 |
5 |
10 |
产钳 |
个 |
4 |
妇科护理辅助设备 |
11 |
流产床 |
张 |
4 |
妇科常用病史采集及检查配合 |
12 |
妇科检查操作模型 |
个 |
6 |
会阴切开缝合练习 |
13 |
高级会阴切开缝合模型 |
个 |
6 |
14 |
技能 实训 |
理实一体化教室1-2(护训楼409、411) |
病例分析 |
1 |
叩诊锤,瞳孔笔,听诊器,血压计 |
个 |
6 |
2 |
血压计,听诊器 |
个 |
6 |
15 |
仿真 模拟 |
新生儿沐浴室 (护训楼420) |
新生儿沐浴 |
1 |
浴桶 |
个 |
2 |
2 |
游泳圈 |
个 |
2 |
3 |
婴儿洗澡池 |
个 |
4 |
16 |
仿真 模拟 |
新生儿护理室 (护训楼416) |
新生儿护理、抚触 |
1 |
智能婴儿 |
个 |
1 |
2 |
新生儿护理模型 |
个 |
20 |
3 |
婴儿护理工具箱 |
个 |
6 |
17 |
技能 实训、 仿真 模拟 |
儿科护理实训室1-2 (护训楼401、404) |
儿童体格生长常用指标的测量方法、 更换尿布法、 婴儿沐浴法、 约束保护法、 婴幼儿灌肠法、 温箱使用法、 光照疗法、 抢救新生儿窒息患儿、 惊厥患儿的急救处理、 头皮穿刺练习、 儿童护理辅助设备 |
1 |
智能婴儿 |
个 |
4 |
2 |
智能化医学综合模拟系统(婴儿) |
套 |
1 |
3 |
多功能三岁儿童高级护理模拟人 |
个 |
8 |
4 |
儿童全功能护理模型 |
个 |
4 |
5 |
新生儿护理模型(男,女) |
个 |
20 |
6 |
婴儿培养箱 |
台 |
1 |
7 |
新生儿抢救台 |
台 |
1 |
8 |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 |
台 |
1 |
9 |
婴儿综合急救技能训练系统 |
套 |
2 |
10 |
婴幼儿智能体检仪 |
台 |
6 |
11 |
婴儿头皮穿刺模型(PES0300025ADC) |
个 |
5 |
12 |
男性新生儿护理模型(PES0300001ADC) |
个 |
20 |
13 |
女性新生儿护理模型(PES0300002ADC) |
个 |
20 |
14 |
儿科技能训练Step-By-Step指导系统(SWL0600037ADC) |
套 |
1 |
18 |
仿真 模拟 |
老年护理实训室 (护训楼608) |
老年护理 |
1 |
高级多功能老年护理人 |
个 |
1 |
2 |
血压测量手臂模型 |
个 |
1 |
3 |
老年行动体验装置 |
套 |
1 |
4 |
偏瘫病人行动体验装置 |
套 |
1 |
5 |
褥疮护理模型6件套 |
套 |
1 |
6 |
糖尿病足护理模型 |
个 |
1 |
7 |
食物模型 |
套 |
7 |
8 |
人体成分分析仪 |
台 |
2 |
9 |
老年压疮护理模具 |
套 |
2 |
10 |
大小便失禁护理机 |
台 |
2 |
11 |
老年瘫痪护理床 |
台 |
1 |
12 |
治疗车(大) |
台 |
10 |
13 |
器械橱 |
个 |
5 |
14 |
高级全功能老年护理人 |
个 |
1 |
15 |
四大穿刺模拟人 |
个 |
5 |
19 |
技能 实训 |
中医护理实训室 (护训楼602) |
十二经脉走向、交接、分布; 经脉、督脉、任脉的常用腧穴的定位; 常用中医疗法及护理技术 |
1 |
多媒体人体针灸穴位发光模型 |
个 |
1 |
2 |
针灸铜人 |
个 |
1 |
3 |
足部按摩模型 |
个 |
7 |
4 |
手部按摩模型 |
个 |
17 |
5 |
多媒体按摩点穴电子人体模型 |
个 |
1 |
6 |
中医脉象考评系统(教师机) |
台 |
1 |
20 |
技能 实训 |
眼科护理实训室 (护训楼514) |
眼底检查、眼底镜的使用、 眼前节的检查、 眼科辅助检查、 验光练习、 视野测量练习、 测量眼压练习 |
1 |
眼底诊察模型 |
个 |
3 |
2 |
高级眼内视网膜病变检查模型 |
个 |
3 |
3 |
带状光检影镜 |
台 |
1 |
4 |
双目间接检眼镜 |
台 |
1 |
5 |
裂隙灯图像系统显微镜 |
台 |
1 |
6 |
裂隙灯显微镜 |
台 |
1 |
7 |
弧形视野计 |
台 |
1 |
8 |
电脑验光仪 |
台 |
1 |
9 |
裂隙灯显微镜(带教学示教目镜)含YT2A电动仪器 |
台 |
1 |
10 |
裂隙灯图像系统显微镜 |
台 |
1 |
11 |
电脑验光仪(带曲率) |
台 |
1 |
12 |
弧形视野计(含电动升降台) |
台 |
1 |
13 |
眼球结构放大模型 |
个 |
1 |
14 |
眼球放大模型 |
个 |
1 |
15 |
眼视网膜病变检查模型 |
个 |
1 |
16 |
眼常见病模型 |
个 |
1 |
17 |
袖珍型检眼镜 |
个 |
2 |
18 |
交流检眼镜 |
个 |
6 |
19 |
眼球仪 |
个 |
1 |
20 |
双目间接检眼镜(配+20D物镜) |
套 |
1 |
21 |
直接检眼镜 |
个 |
6 |
22 |
眼科手术器械 |
套 |
1 |
23 |
带状光检影镜 |
个 |
1 |
24 |
压陷式眼压计 |
个 |
2 |
25 |
眼球解剖模型 |
个 |
1 |
26 |
检验镜片箱266片 |
套 |
1 |
27 |
5m标准视力表灯箱视力表(配遮眼器、视标指示棒) |
个 |
1 |
28 |
高级眼底检查模型 |
个 |
3 |
29 |
高级眼内视网膜病变检查模型 |
个 |
3 |
21 |
技能 实训 |
耳鼻咽喉科护理实训室 (护训楼508) |
鼻腔滴药 听力测定 五官辅助检查 鼻腔检查 咽喉检查 耳冲洗训练 耳部检查 听力检查练习 耳部辅助检查 手术器械使用练习 鼻腔出血的护理 |
1 |
五官科综合治疗台 |
套 |
1 |
2 |
鼻腔检查模型 |
个 |
1 |
3 |
咽喉检查模型 |
个 |
1 |
4 |
耳冲洗训练模型 |
个 |
1 |
5 |
耳部检查模型 |
个 |
1 |
6 |
耳结构放大模型 |
个 |
1 |
7 |
鼻口咽喉腔模型 |
个 |
1 |
8 |
听力计 |
台 |
1 |
9 |
听觉传导电动模型 |
个 |
1 |
10 |
检耳镜 |
个 |
10 |
11 |
医用音叉组 |
套 |
10 |
12 |
五官科检查灯 |
个 |
10 |
13 |
五官检查器(交直流) |
个 |
1 |
14 |
五官科手术器械包 |
套 |
1 |
15 |
扁桃体摘除包 |
套 |
1 |
16 |
高级鼻腔出血模型 |
个 |
3 |
17 |
高级耳部检查模型 |
个 |
3 |
22 |
基础 实验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
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细菌革兰染色方法;细菌的培养;细菌分布的检查方法;细菌的划线接种;常见医学蠕虫、原虫的大体标本观察;虫卵等细微结构的显微镜下观察 |
1 |
单目显微镜 |
台 |
50 |
2 |
恒温培养箱 |
台 |
1 |
3 |
智能型电热恒温培养箱 |
台 |
1 |
4 |
海尔冰箱 |
台 |
1 |
5 |
生物显微镜 |
台 |
1 |
6 |
图像显微镜 |
台 |
1 |
7 |
生物安全柜 |
台 |
1 |
8 |
高压灭菌器 |
个 |
1 |
9 |
单人双面净化工作台 |
台 |
1 |
23 |
基础 实验 |
生化实验室 |
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及等电点的测定;酶的专一性及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血糖测定;肝中酮体的生成;ALT活性测定; |
1 |
可见分光光度计 |
台 |
2 |
2 |
组织捣碎匀浆机 |
台 |
2 |
3 |
组织捣碎机 |
台 |
2 |
4 |
恒温水浴箱 |
台 |
2 |
5 |
沸水浴锅 |
台 |
2 |
6 |
离心机 |
台 |
2 |
7 |
电泳仪 |
台 |
2 |
8 |
电冰箱 |
台 |
1 |
9 |
电子天平 |
个 |
10 |
10 |
干燥箱 |
台 |
1 |
24 |
基础 实验 |
生理实验室1-2 |
反射弧的分析;ABO血型鉴定; 红细胞脆性试验;人体心电图的描记;人体心音的听取;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胃肠运动的观察;人体体温的测量;视力测定;声波的传导途径。 |
1 |
生物信号采集与分析系统 |
套 |
7 |
2 |
心电图机 |
台 |
6 |
3 |
高速台式离心机 |
台 |
1 |
4 |
步步高DVD |
台 |
1 |
5 |
电子血压计 |
台 |
7 |
25 |
基础 实验 |
病理实验室1-3 |
识别组织、细胞的适应、损伤与修复的病理切片和标本;识别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标本、切片;家兔空气栓塞;识别各类炎细胞和常见炎症标本;识别常见肿瘤切片和大体标本;识别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切片和标本;识别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病理切片、标本;识别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标本和切片;识别泌尿生殖系统乳腺常见疾病的大体标本和切片 |
1 |
标本橱 |
个 |
12 |
2 |
多功能工具箱戈麦斯 |
套 |
1 |
3 |
洗衣机海尔70-HBD1426 |
台 |
1 |
4 |
病理标本 |
套 |
1 |
5 |
生物显微镜 |
台 |
1 |
6 |
图像显微镜 |
台 |
1 |
7 |
单目显微镜 |
台 |
50 |
8 |
边台 |
个 |
9 |
9 |
器械橱 |
个 |
3 |
26 |
基础 实验 |
解剖实验室1-4 |
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及四大基本组织的形态特点;观察人体骨架模型及实物标本;观察消化管的分部及各部分的形态特点;观察消化腺的形态及肝的铸型;观察肺的形态及肺的铸型;观察肾的位置,形态及构造,观察 |
1 |
标本陈列橱 |
个 |
40 |
2 |
骨架柜 |
个 |
1 |
3 |
骨架柜 |
个 |
1 |
4 |
解剖标本 |
套 |
2 |
5 |
低温排风式自动标本冷藏实验台 |
个 |
6 |
6 |
边台 |
个 |
1.5 |
7 |
药品橱 |
个 |
5 |
8 |
双目显微镜 |
个 |
3 |
表1-11 校内实训基地(二)
序号 |
实验(实训)教学 类别 |
实验(实训)教学场所 |
实验(实训) 教学任务 |
实验(实训)设备 |
序号 |
名称 |
单位 |
数量 |
1 |
技能 实训 |
模拟病房1-3 (综合楼313、316 、317) |
铺备用床、 铺暂空床、 铺麻醉床、 卧床患者更换床单、协助患者更换卧位、 静脉输液法、 三种注射法、 静脉注射法、 鼻饲法、 导尿术、 灌肠术、 口腔护理、 吸氧法、 吸痰、 洗胃法 |
1 |
鼻胃管、气管插管模型及用物 |
套 |
6 |
2 |
鼻胃管与气管护理模型 |
个 |
1 |
3 |
带解剖结构臀部注射模型 |
个 |
2 |
4 |
多功能护理人及灌肠包 |
套 |
10 |
5 |
透明女性导尿模型 |
个 |
2 |
6 |
皮试液配置用物 |
套 |
10 |
7 |
男性导尿模型 |
个 |
2 |
8 |
静脉输液手臂、静脉输液用物 |
套 |
6 |
9 |
灌肠训练模型 |
个 |
1 |
10 |
注射用物 |
套 |
6 |
11 |
压疮护理模型 |
个 |
1 |
12 |
氧气筒及吸氧用物 |
套 |
6 |
13 |
多功能透明洗胃训练模型 |
个 |
2 |
14 |
吸痰器 |
台 |
1 |
15 |
吸痰练习模型 |
台 |
3 |
16 |
洗胃机 |
台 |
1 |
2 |
技能 实训 |
无菌操作室 (综合楼312) |
无菌技术操作 |
1 |
无菌操作物品 |
套 |
8 |
3 |
技能 实训 |
护理示教室(综合楼320) |
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 头孢菌素过敏试验法、 练习药液抽吸 |
1 |
皮试液配置用物、注射用物、生活垃圾桶、医疗垃圾桶、锐器回收盒、大安瓿、小安瓿 |
套 |
若干 |
4 |
技能 实训 |
护理示教室(综合楼321) |
口腔护理、 吸痰术、 洗胃法 |
1 |
口腔护理用物 |
套 |
1 |
2 |
多功能护理人 |
个 |
1 |
3 |
吸痰练习模型 |
个 |
1 |
4 |
便携式吸痰器 |
台 |
1 |
5 |
全自动洗胃机 |
台 |
2 |
6 |
多功能透明洗胃训练模型 |
台 |
1 |
7 |
高级成人护理模型 |
个 |
1 |
8 |
多功能透明洗胃训练模型 |
台 |
1 |
5 |
技能 实训、 仿真 模拟 |
内科护理实训室 (综合楼401) |
腹腔穿刺、 腹腔穿刺、 胸腔穿刺、 测血糖、 测血压、 心电图、 心肺复苏、 关节测量、 雾化吸入 |
1 |
胸腔穿刺包 |
套 |
6 |
2 |
腹腔穿刺包 |
套 |
6 |
3 |
腰椎穿刺包 |
套 |
6 |
4 |
骨穿刺包 |
套 |
6 |
5 |
血糖仪 |
台 |
2 |
6 |
单道心电图机 |
台 |
2 |
7 |
离心机 |
台 |
1 |
8 |
检眼镜 |
个 |
1 |
9 |
音叉 |
套 |
1 |
10 |
超声诊断仪 |
台 |
1 |
11 |
关节测量尺角度尺 |
套 |
16 |
12 |
扣诊锤 |
个 |
5 |
13 |
雾化吸入器 |
台 |
1 |
14 |
血压计 |
台 |
40 |
15 |
深圳邦健三道心电图机 |
台 |
1 |
16 |
胸腔穿刺模拟人 |
个 |
1 |
17 |
腰穿模拟人 |
个 |
1 |
18 |
腹穿模拟人 |
个 |
1 |
19 |
骨穿模拟人 |
个 |
1 |
6 |
技能 实训、 仿真 模拟 |
健康评估实验室(综合楼417) |
心肺听诊与腹部触诊、 心电图 |
1 |
心肺听诊与腹部触诊 |
套 |
1 |
2 |
电子标准化病人 |
套 |
10 |
3 |
深圳邦健三道心电图机 |
台 |
1 |
7 |
技能 实训、 仿真 模拟 |
外科护理实训室 (综合楼420) |
手术室的护理操作、 急救护理、 穿脱手术衣、 紫外线消毒法、 缝合练习、 外科洗手法、 腹腔打开和缝合训练、 测血压、 打结训练、 心肺复苏 |
1 |
医用洗手池 |
台 |
2 |
2 |
整体反射无影灯 |
台 |
1 |
3 |
手术床 |
台 |
1 |
4 |
立式麻醉机 |
台 |
1 |
5 |
紫外线消毒车 |
台 |
1 |
6 |
多参数监护仪 |
台 |
1 |
7 |
电动吸引器 |
台 |
1 |
8 |
成人缝合练习手臂、腿 |
个 |
2 |
9 |
腹腔打开和缝合训练模拟模型 |
个 |
2 |
10 |
手术衣 |
套 |
40 |
11 |
全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 |
个 |
2 |
12 |
高级创伤模拟人 |
个 |
1 |
13 |
缝合练习模块工具箱 |
套 |
6 |
14 |
外科缝合包扎展示模型 |
套 |
1 |
15 |
打结训练模型 |
个 |
4 |
16 |
银质气管插管器械 |
套 |
2 |
8 |
技能 实训、 仿真 模拟 |
ICU实训室 (综合楼517) |
监控心肺血压、 测量血气、 呼吸机的使用、 心脏除颤、 血液透析、 静脉注射、 静脉输液、 心肺复苏、 心电图、 冷疗、 多媒体教学、 洗胃、 吸痰术、 人工呼吸 |
1 |
中心监护系统 |
套 |
2 |
2 |
血气分析仪 |
台 |
1 |
3 |
有创呼吸机 |
台 |
1 |
4 |
无创呼吸机 |
台 |
1 |
5 |
除颤仪 |
台 |
1 |
6 |
血滤机 |
台 |
1 |
7 |
微量注射泵 |
台 |
4 |
8 |
输液泵 |
台 |
4 |
9 |
全功能急救人 |
个 |
2 |
10 |
心电图机 |
台 |
4 |
11 |
康诺控温毯 |
个 |
1 |
12 |
多媒体护理教学观摩示教反示教系统 |
套 |
1 |
13 |
智能化心肺复苏训练教学系统 |
套 |
4 |
14 |
气管插管模型 |
个 |
2 |
15 |
气管切开护理模型 |
个 |
2 |
16 |
全自动洗胃机 |
台 |
1 |
17 |
吸引/吸痰器 |
台 |
1 |
18 |
简易呼吸器 |
台 |
1 |
9 |
技能 实训、 仿真 模拟 |
妇产科护理实训室 (综合楼418) |
产前检查、 宫高与腹围的测量、 骨盆外测量、 腹部四步触诊法、 胎心音听诊、 胎儿电子监护仪与多普勒胎心听诊仪的使用、 正常分娩产妇的护理、 分娩过程演示:高级分娩模型、 外阴消毒、 自然分娩助产模拟练习、 脐带结扎模拟练习、 难产手术、 会阴切开缝合术、 阴道助产术:产钳术、胎头吸引术; 妇科检查、 人工流产术、 新生儿护理 |
1 |
分娩机转模型 |
个 |
6 |
2 |
高级分娩及母子急救模型 |
个 |
1 |
3 |
(多普勒)胎心音听诊 |
台 |
1 |
4 |
胎心监护仪 |
台 |
1 |
5 |
电子孕妇检查模型 |
个 |
2 |
6 |
高级妇科检查模型 |
个 |
1 |
7 |
外阴切开展示模型 |
个 |
1 |
8 |
人体妊娠发育过程模型 |
个 |
1 |
9 |
女性盆腔解剖带肌肉血管模 |
套 |
1 |
10 |
子宫卵巢常见病理解剖模型 |
个 |
1 |
11 |
卵子受精演示模型 |
个 |
1 |
12 |
宫内避孕器训练模型 |
个 |
2 |
13 |
胎心听诊器 |
个 |
6 |
14 |
妇科检查模型 |
个 |
8 |
15 |
女性骨盆模型 |
个 |
9 |
16 |
胎儿胎膜与子宫模型 |
个 |
4 |
17 |
足月胎儿 |
个 |
10 |
18 |
多普勒胎儿监护仪 |
台 |
1 |
19 |
超声波治疗仪 |
台 |
1 |
|
20 |
输卵管通器 |
个 |
1 |
21 |
胎头吸引器 |
个 |
4 |
22 |
阴道窥器 |
个 |
9 |
23 |
骨盆测量器 |
个 |
9 |
24 |
电动流产吸引器 |
个 |
2 |
25 |
电动产床 |
张 |
2 |
26 |
妇科检查床 |
张 |
1 |
27 |
流产床 |
张 |
2 |
28 |
电子孕妇腹部触诊模型 |
个 |
2 |
29 |
妇科检查模型 |
个 |
2 |
30 |
外阴切开展示模型 |
个 |
2 |
31 |
透明刮宫展示模型 |
个 |
2 |
32 |
人工流产模拟子宫 |
个 |
2 |
10 |
技能 实训、 仿真 模拟 |
儿科护理实训室 (综合楼418) |
皮脂测量、 暖箱使用法、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急救、 光照疗法、 婴儿及儿童体重身高的测量、 小儿血压的测量 |
1 |
皮脂测量仪 |
台 |
6 |
2 |
婴儿培养箱 |
台 |
1 |
3 |
新生儿护理模型男、女 |
个 |
2 |
4 |
新生儿抢救台 |
台 |
1 |
5 |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 |
台 |
1 |
6 |
婴儿称 |
台 |
2 |
7 |
儿童身高座高计 |
台 |
2 |
8 |
足月胎儿 |
个 |
4 |
9 |
婴儿模型 |
个 |
6 |
10 |
儿童心脏解剖模型 |
个 |
1 |
11 |
技能 实训 |
五官科护理实训室 (综合楼412) |
眼前节检查、 近视远视、 泪道冲洗、 验光、 眼底检查、 视野测定、 鼻腔冲洗、 听力测定、 外耳道冲洗、 眼压测定 |
1 |
眼科裂隙灯 |
个 |
1 |
2 |
眼球构造 |
个 |
1 |
3 |
眼科检查器 |
套 |
2 |
4 |
检验镜片箱266片 |
套 |
1 |
5 |
实用眼科显微器械包 |
套 |
1 |
6 |
电脑验光仪 |
台 |
1 |
7 |
眼球仪 |
台 |
1 |
8 |
眼常见病模型 |
个 |
1 |
9 |
眼底镜 |
个 |
6 |
10 |
弧形视野计 |
个 |
1 |
11 |
五官科综合治疗台 |
套 |
1 |
12 |
五官科手术器械包 |
套 |
1 |
13 |
扁桃体摘除包 |
套 |
1 |
14 |
听力计 |
个 |
1 |
15 |
鼻旁窦及开口塑化标本 |
个 |
1 |
16 |
听觉传导电动模型 |
个 |
1 |
17 |
耳结构放大模型 |
个 |
1 |
18 |
鼻口咽喉腔模型 |
个 |
1 |
19 |
眼压计 |
个 |
6 |
20 |
检眼镜 |
个 |
3 |
21 |
咽喉镜 |
个 |
5 |
22 |
额镜 |
个 |
2 |
23 |
耳镜 |
个 |
14 |
24 |
睫状体分离器 |
个 |
1 |
12 |
基础实验 |
青州校区 病原实验室 |
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细菌革兰染色方法;细菌的培养;细菌分布的检查方法;细菌的划线接种;药物敏感试验; 真菌孢子的形态学观察;常见医学蠕虫、原虫的大体标本观察;虫卵等细微结构的显微镜下观察。 |
1 |
手提式高压消毒锅 |
台 |
1 |
2 |
解剖显微镜 |
台 |
1 |
3 |
单目显微镜 |
台 |
40 |
4 |
电热恒温培养箱 |
台 |
1 |
5 |
恒温干燥箱 |
台 |
1 |
6 |
紫外线杀菌车 |
台 |
1 |
7 |
电热恒温水温箱 |
台 |
1 |
8 |
旋转培养箱 |
台 |
1 |
9 |
单人双面净化台 |
台 |
1 |
10 |
电冰箱 |
台 |
1 |
11 |
双目显微镜 |
台 |
1 |
12 |
生物体视镜 |
台 |
1 |
13 |
离心机 |
台 |
1 |
14 |
恒温培养箱 |
台 |
1 |
13 |
基础实验 |
青州校区 生化实验室 |
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及等电点的测定;酶的专一性及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血糖测定;肝中酮体的生成;ALT活性测定 |
1 |
冰箱 |
台 |
1 |
2 |
海尔29吋 电视 |
台 |
1 |
3 |
电热台式干燥箱 |
台 |
1 |
4 |
电热恒温水浴锅 |
台 |
1 |
5 |
电子恒温水箱 |
台 |
1 |
6 |
电子恒温水箱 |
台 |
1 |
7 |
水浴箱 |
台 |
1 |
8 |
恒温沸煮消毒器 |
台 |
1 |
9 |
离心机 |
台 |
2 |
10 |
电泳仪 |
台 |
2 |
11 |
581光电比色计 |
台 |
2 |
12 |
721分光温度计 |
台 |
1 |
13 |
722分光光度计 |
台 |
1 |
14 |
组织捣粹机 |
台 |
1 |
15 |
组织均浆机 |
台 |
2 |
16 |
电动搅拌机 |
台 |
2 |
14 |
基础实验 |
生理实验室 |
反射弧的分析;ABO血型鉴定; 红细胞脆性试验;人体心电图的描记;人体心音的听取;人体动脉血压的测量;胃肠运动的观察;人体体温的测量;视力测定;声波的传导途径。 |
1 |
JL-C生理实验多用仪 |
台 |
4 |
2 |
人工呼吸机 |
台 |
1 |
3 |
二道生理记录仪 |
台 |
1 |
4 |
微型离心机 |
台 |
2 |
5 |
心电图机 |
台 |
2 |
6 |
高速离心机 |
台 |
1 |
7 |
电子肺活量计 |
台 |
1 |
8 |
显微镜 |
台 |
2 |
9 |
心电图机 |
台 |
1 |
10 |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 |
套 |
1 |
11 |
WF3监听放大器 |
台 |
1 |
12 |
多功能实验兔板+固定器 |
套 |
1 |
15 |
基础实验 |
病理实验室1-3 |
识别各类炎细胞和常见炎症标本;识别常见肿瘤切片和大体标本;识别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切片和标本;识别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病理切片、标本;识别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标本和切片;识别泌尿生殖系统乳腺常见疾病的大体标本和切片 |
1 |
双目显微镜 |
个 |
2 |
2 |
切片机 |
台 |
2 |
3 |
恒温培养箱 |
台 |
1 |
4 |
显微镜 |
台 |
40 |
5 |
挂图橱 |
个 |
1 |
6 |
生物体视镜 |
个 |
1 |
7 |
双目显微镜 |
台 |
2 |
8 |
双目显微镜 |
台 |
1 |
9 |
人体标本 |
套 |
1 |
10 |
标本陈列橱 |
个 |
7 |
11 |
SBR-1型示波器 |
台 |
1 |
12 |
挂图橱 |
个 |
1 |
16 |
基础实验 |
解剖实验室1-3 |
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及四大基本组织的形态特点;观察人体骨架模型及实物标本;观察消化管的分部及各部分的形态特点;观察消化腺的形态及肝的铸型;观察肺的形态及肺的铸型;观察肾的位置,形态及构造,观察膀胱的位置及形态;观察子宫的形态;观察心的内部构造,血液在心的流动方向;触摸浅表淋巴结;观看一些关于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视频;观察眼球及耳的模型及实物标本;观察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分布;观察出生缺陷的胎儿标本;寻找常用的注射部位及穿刺部位。 |
1 |
人体解剖挂图 |
套 |
3 |
2 |
组织挂图 |
套 |
1 |
3 |
模型 |
套 |
1 |
4 |
标本橱 |
个 |
5 |
5 |
展橱(铝合金) |
个 |
14 |
6 |
各部模型 |
套 |
1 |
7 |
显微镜 |
台 |
40 |
8 |
双目镜 |
台 |
1 |
9 |
体视镜 |
台 |
1 |
10 |
尸体解剖台 |
个 |
1 |
11 |
标本橱 |
个 |
3 |
12 |
挂图橱 |
个 |
9 |
13 |
器械橱(铁) |
个 |
3 |
14 |
实验室电钻 |
个 |
1 |
15 |
肋骨钳 |
个 |
1 |
16 |
肋骨牵开器 |
个 |
1 |
17 |
纱布机 |
个 |
1 |
18 |
火焰抛光机 |
个 |
1 |
19 |
实验室电锯 |
个 |
1 |
2. 校外实训基地
校院合作办学,建有60个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训基地达到护士条例规定的条件要求,满足护理专业实训教学的需要。
(三) 教学资源
1. 教材选用要求
按照国家规定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制,完善教材选用制度,按照规范程序,严格选用规划教材。根据专业办学特色与需要,优先选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质量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密结合护士岗位需求,按照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编写,体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根据教学改革需要,与合作医院共同编写了专业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如《基础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等。
2. 图书资料配备要求
本专业相关图书文献配备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且定期更新。主要包括《护理行业政策法规》、《内科临床思维》、《护理实训手册》、《PBL情境模拟综合案例护理教程》等技术类和案例类图书,以及《中华护理杂志》、《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中国现代护理杂志》、《中国护理管理》等护理类专业期刊20余本。
3. 数字资源配备要求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超星学习通、泛雅教学平台、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实现资源共享。完善教学录像、授课教案、教学课件、作业习题、微课程等网上资源,图书馆配备纸质专业书籍。电子阅览室可供学生进行网络学习、信息查询、电子图书阅览等。同时在校内开通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百度文库,方便使用。
(四)教学方法
教师应依据护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成教学的预期目标。
1. 学生,依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2. 按照职业教育规律,以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做中教、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理念,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努力实现“零距离”教学,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之中,实现“知”与“行”之间的“零距离”接触。
3. 教学过程中应以设计完成的项目活动为基础,以任务驱动引导课堂教学过程设计,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实物演示、案例分析、项目教学、课堂讨论、情景教学、角色扮演、模拟操作、小组辩论等教学方法,突出技能培养目标,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理论教学采用“问题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启发式教学法,激励学生参与,增强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消化知识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实践教学采用问题及难点定向式教学、角色扮演、病例分析等方法。
4. 推行现代化教学手段,推动信息化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数字化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单调为生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5.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各种典型案例,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养,不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人性关爱、诚实守信、慎独、科学严谨的职业修养和善于沟通和团队合作的品质。
6. 根据护理专业教学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采用灵活、弹性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依据岗位真实工作过程及护理程序组织教学,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五) 学习评价
1.教学评价
建立学生学业成绩全过程评定体系和评定标准,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全面、全程性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注重实践教学考核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把对能力的考核作为考试的重点。
(1)突出过程与阶段性评价,结合课堂提问、作业、技能操作,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评价。强调课程综合能力评价,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理论考试、技能操作等全面评价学生职业素质、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予以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2.考核建议
考核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性考核两种,过程性考核成绩由平日表现成绩、实践技能(实验实训)考核成绩组成;终结性考核成绩采用期终笔试成绩。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原则上应进行实践技能考核。有实践技能考核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平日表现成绩占20%,由随堂测验、提问、作业、考勤、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人文素养等构成,由任课教师根据构成要素自行评定;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占30%,由实验实训态度、实验实训操作技能、实验实训报告成绩、实验实训单项或整体考核等构成(各小项所占比例建议:实验实训态度15%,实验实训报告成绩25%,实验实训操作技能及考核60%,在课程实验实训项目结束后,根据每个实验实训项目考核的成绩进行平均,得到该学生该门课程实验实训的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50%。
无实践技能考核的课程,平日表现成绩占30%,由随堂测验、提问、作业、考勤、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人文素养等构成,由任课教师根据构成要素自行评定;期末考试成绩占70%。
考试模式改革的课程按审批的办法计算成绩。
毕业考核成绩评定由两部分组成,学生毕业考试成绩占70%,实习日志填写和上交情况占30%。
顶岗实习学生成绩采用出科考核的形式,出科考核由所在科室的临床带教老师进行,包括理论和技能操作两部分,采取笔试、口试和现场操作等方式,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实习的所有科室出科考试的平均成绩为顶岗实习成绩。
(六)质量管理
1.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建立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教务处督导组、护理系督导组二级教学督导机构,教学督导工作涵盖各个教学环节,即督教、督学、督管“三督一体”, 重点是督教,检查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情况。建立与行业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严明教学纪律,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2.完善专业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健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及时开展专业调研、人才培养方案更新和教学资源建设工作,加强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方面质量标准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3.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十四、毕业要求
学业考核要求
学生修满156学分,毕业考试合格,第二课堂达到学院要求,准予毕业。
证书考取要求
在教学中,围绕护理岗位能力需求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标准,与医院护理专家共同选取教学内容,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育人,使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及职业标准对接,促进了课岗证融合。通过系统学习,毕业生可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
十五、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有继续深造意愿的学生可通过参加普通专升本、自考专升本、成人教育专升本三种途径取得本科学历,进行后续学历提升,同时可通过相应考试取得护理学士学位。